
SIGNAL关注 #6
“一带一路”战略规模大,辐射范围广,这意味着跨境贸易的预期目标,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复杂的安全局势,“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投资及风险评估问题将受此影响较大。该战略规模大,地域范围广,涉及多国多样化的经济政策,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以色列对全球风险因素有着较全面的认识,安全防范方面的经验丰富。因此,中国面临的问题正是以色列的优势所在。 本文将评价以色列尖端科技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在经济上有效地实现“一带一路”的核心目标的。我们将明确解释以色列在安全防范领域的专长是如何创建低风险投资环境,同时为中以安全机构之间长期、紧密联系所打下基础的。

SIGNAL关注 #5
在中以关系中,双方合作的一个尤其重要的领域就是科学研究在工业发展中的应用。两国之间在一系列领域的技术共享,无论在经济影响方面,还是在进一步推动创新方面,都带来了重大进步。 我们将在此审视中国和以色列企业之间的合作如何在实践中形成。我们还将特别讨论促进双方合作的两个主要机构,即以色列的研发合作国家工业局,也称以色列工业研发中心(MATIMOP),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CSTEC),以及路演和展览会等带来此类伙伴合作的主要途径。

IGNAL关注 #4
正如前几期SIGNAL关注中所提到的,以色列在水方面的专长对中国来说可以带来重要价值,现在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这种专长能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贡献力量。同时大家都知道,2015年中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商业往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并且还在继续加强。但以色列和中国已经开始合作的其他许多领域也许不太广为人知,这些领域能对“一带一路”的各种项目带来中长期的有益价值。 从2016年3月29日开始,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举行的各种会议和活动能给我们对中以两国积极追求的合作机会的范围有更好的理解。其中一个主要活动是在学术方面,SIGNAL很荣幸受邀参加了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签约庆祝活动,并见证了后续的几个签约仪式。以色列和中国学术机构签署的这些协议能够为中国和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之间正在形成的合作领域提供一些启示。其中很多协议都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推进贡献力量。

SIGNAL关注 #3
新中国和以色列的建国有个共同点,两国都建立在贫穷和荒凉的基础上,且最初都是农业社会,都缺乏足够的水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国均已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和技术型国家。中国得益于其庞大的人力资源,以色列则充分利用了犹太人创造性的创新思维。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以色列则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领先全球,尤其在水资源方面。 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七亿人不能享有干净的水资源。再过10年,这个数字预计会迅猛增加到18亿。2011年,一位美国的成功企业家赛斯·西格尔开始研究全球日益严峻的水资源问题,西格尔先生曾创立并成功卖出若干公司。他开始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最近他出版的新书《让我们拥有水》公布了他找到的答案。西格尔先生成为解决世界水资源问题的典范。

SIGNAL关注 #2
在《SIGNAL关注》第二期,我将跟进欧晓理先生在“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大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的有关“一带一路”既有趣又重要的观点。欧先生是负责执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员之一,他特别指出规划组已制定出高层总体原则,完成了首要框架布局,现在要由中国各省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拿出具体项目来服务于这一最有理念的倡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魏建国——该中心是掌管实施“一带一路”方方面面的机构——重申:“一带一路”倡议不局限于某些省份,将影响全中国。到目前为止,共有65个国家(含95个港口)已签署参加

哈吉·阿明·侯赛尼,纳粹与大屠杀:合作的原因、本质和后果
2015年秋,巴勒斯坦政府称伊斯兰国对耶路撒冷的阿萨克清真寺造成了威胁,公众视线再次聚焦到了哈吉·阿明·侯赛尼(Haj Amin
中以关系地缘政治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于1949年10月,仅仅比以色列建国晚11个月。尽管中国和以色列处在亚洲相反的两端,两国同样在建国时社会都十分落后并以农业为主,在成立初期,两国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诸如领土威胁等等。然而,中国与以色列在地理上的相隔距离,它们与欧洲和西方国家的相望,同时还有他们之前因决定性的殖民势力而对他们世界观产生的对比的经历,使这两个国家几十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中国与以色列在很多地方都有共同之处,然而美国却阻碍了这两个古老国家关系的自然发展,并且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今,中国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比以往受美国的影响更小,这两个国家最终已经准备好通过两个国家更深更广程度上的交流去协同发掘更丰富的资源,并实现将福利传递到世界上更广的地区的共同目标。
俄土对峙:以色列的必修课
以色列并非中东剧变的一份子,也几乎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受地缘处境所迫,以色列政策都倾向于持观望态度,站在一旁注视着事态的发展。抛开这种政策明智与否不说,时事迫使以色列必须内化并且深刻理解它身边的新兴危险和时机。的确,身陷一个必须经常适应新格局的地区里,这也反映了此地区脆弱的平衡经常发生变化,随着土耳其和俄罗斯首次军事对峙的发生,复杂故事即将翻开新的篇章。无论是对俄土双方还是在国际层面上,土耳其击落俄罗斯飞机都令矛盾和事实更加尖锐。
简析近年来中国与以色列的经贸与合作
摘要:中国与以色列都是二战后建立的民族国家,近年来双方在经贸、学术、技术交流合作等领域来往频繁,互有投资合作,已经成为了彼此重要的合作伙伴。两国间的经贸发展得益于以色列与中国相近的历史与文化,得益于技术和市场、资金和企业互补的有利条件,也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政府与以色列政府的积极推动,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都将为中以经贸下一步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好的契机
明代开封一赐乐业寺的更名及其文化适应
摘 要:犹太教作为犹太人的民族宗教,随着犹太人的来华而传入中国。历史上在华的犹太人从整体上保持自身信仰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汉语文化发生接触,出现了诸多吸取、适应与融合的文化现象。明代开封的一赐乐业寺是犹太人在华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根据有关碑文记载,开封一赐乐业寺在明代出现了更名现象,由“清真寺”更名为了“尊崇道经寺”。更名现象的出现不单是为了与伊斯兰教相区别,更为关键的是,明代犹太教在华的文化适应与当时伊斯兰教的“儒化”倾向在策略和方式上存在着高度一致,从而考虑一赐乐业寺的更名现象与当时伊斯兰教的“儒化”倾向有关。本文聚焦于碑铭所见之明代开封一赐乐业寺的更名现象并展开讨论,从而了解其文化适应之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