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镇评论《SIGNAL关注#77》的文章:《灾难催生创造力?来自犹太学者的启示》,发表于今日头条。
钱眼看天下2021-04-03 06:57:51
犹太人很神奇,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重量级的犹太思想家。把资本主义分析得相当透彻并引发了全球性社会革命的马克思是犹太人,提出了相对论理论并引发了重大的物理学革命的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在心理学领域提出革命性理论并创立了精神分析学的弗洛伊德也是犹太人。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但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22%的得奖者是犹太人。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硬是把自然条件不利的以色列打造成创新驱动型现代化国家。可见,犹太人有相当强的创造力。
犹太人的创造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如果是后天的,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什么原因原因导致了犹太人这么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前景如何?
今年2月,中以学术交流促进协会(SIGNAL)专家沙洛姆·瓦尔德(Shalom Wald)撰文讨论了上面的问题。
作者指出,犹太人的创造力古已有之。它来自大灾难,第一和第二圣殿被毁犹太人是两次大灾难。欧洲排犹、大屠杀和以色列建国被作者归为第三次大灾难,这场灾难持续至今。他认为,大灾难催生了犹太人的创造力。这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思路类似,也与汤因比提出的文明的产生来自对环境的不断挑战成功应战一说相符,是有道理的。
瓦尔德指出,20世纪中期以后,众多研究者都把犹太人的创造力视为特殊的现代现象,尤里·斯廖兹金(Yuri Slezkine) 2004年的著作《犹太人的世纪》就是如此。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犹太人的境遇好了,他们的创造力是不是就会消失了?一百年前,美国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凡布伦就是这么认为的,他指出,一旦犹太人获得平等权利,有了自己的国家,就不再需要出类拔萃,犹太人就会泯然众人矣。瓦尔德的观点似乎是:犹太人现在的境遇并不好,创造力因此也正兴旺着呢?
什么因素支撑着犹太人的创造力呢?瓦尔德重点强调了两个内在驱动力和两个外部支持条件。两个内驱力是焦虑和好奇心,两个外部支持条件是教育和文化多样性。
犹太人的创造力主要来自焦虑,焦虑源自压力、边缘化、排斥、歧视、迫害、驱逐、逃亡、战争、种族灭绝,以及对上述情形的持久记忆。诺曼·莱布莱希特(Norman Lebrecht)最近出版的《天才与焦虑——犹太人如何改变世界1847-1947(2019)》阐明了这一主张。只是焦虑但是不思考是不会产生创造力的,但焦虑能带来好奇。犹太人具备好奇心强,不停追问的特点。
犹太人是酷爱读书、重视教育的民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文化多样性来自哪里呢?来自移民。以色列建国以来,一波又一波的犹太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以色列,以色列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吸引和保障这些移民来到以色列,于是,不同经历的人带来了多种语言、多种文化,不同的思想、智慧在这里汇集、碰撞。
因为焦虑导致好奇,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多样性让好奇心的幼苗得以滋养、成长,这样的解释说得通。
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在1976年出版的《创造的秘密》一书中列举了有利于创造力的九个社会因素,即:文化手段的便利、对文化刺激的开放、注重正在生成的而不只是注重已经存在的、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在严重压追或专制排外之后获得的自由或哪怕是保持着适当的差别、接受不同甚至相对对立的文化刺激、对不同观点的容纳及其兴趣、重要人物的相互影响和对鼓励和奖励的提倡。瓦尔德的主张与阿瑞提相近。
犹太人的创造性有没有先天的因素,作者小心翼翼没给出确定答案。但在文末,他提到,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他提到,有一半的智力是遗传的,这种遗传的智力与40种基因有关,这等于肯定了先天因素。
更有意思的是,作者认为,新冠疫情和反犹主义加剧了犹太人的焦虑情绪,可能会促进他们的创造力。
作者大胆预言,许多年后,目前的危机将导致以色列在文学、艺术、音乐和电影等领域的创造性突破,而在更长的时段,以色列人将对其政治制度进行姗姗来迟的改革。这一预言实在是太乐观了。
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外挑战都很严峻,这些挑战也会引起焦虑,这焦虑也会引起好奇心,中国人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相当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或是求学,或是打工,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这也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形成,这些因素,是不是也可以转化为创造力,从而推动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化呢?
瓦尔德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转入对政策的讨论,他指出,因为存在创造力,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识别、保护、开发、利用好它,要有不仅限于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创新政策,这一主张,同样适用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