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是以色列应急准备部门的座右铭。上周河南因洪水受灾严重,地铁乘客被水淹没的视频震惊了以色列人,以色列对此次灾难带来的伤亡和损失表示哀悼和慰问。过去5年间,中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首批16个城市划拨了防灾补贴,每个城市补贴4亿元人民币,所需总投资预计为865亿元,但这仍未能阻止洪灾的发生。没有哪个排水系统,或所谓的“海绵城市”能够应对郑州的倾盆大雨。这场雨下得太大太急了,可以说当今所知的任何系统都无法很好的应对这次灾难。过去几年中国也发生并应对了其他几次大规模灾害事件,这次洪灾让决策者认识到,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防止可能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灾害,仍然需要做好应对此类灾害发生的准备。这意味着各级政府需要划拨出用于紧急情况的教学、培训和演练的资金,同时配备所有需要的先进设备,并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设备,最重要的是,学习全球公认的在大规模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最佳做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示说:“继续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很明显这句话强调河南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需要做好准备,应对包括洪灾在内的可引发大规模伤亡的各种灾害。
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天气或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灾害,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对管理市政应急准备的地方政府机构进行升级完善,各地市成立专门的总指挥和控制中心,预防和处理大规模伤亡事件。这包括为不同的紧急情况准备应急准备工作流程、培训相关医务人员、警察和各县市应急准备办公室人员,并确保所有人保持联动和沟通协调。以色列通过长期、艰难和痛苦的经历学习到了这一点,以色列卫生系统在应急准备方面在国际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在处理不幸经常发生的紧急情况方面经验极为丰富,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而覆盖面广泛的体系,使我们能够以最佳方式应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中国不需要通过承受苦难来获得好的经验教训,以色列愿意同中国分享相关知识和经验。
以色列的应急准备知识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 计划、政策和标准操作程序
 
计划和政策是主管机构(如市政和/或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确定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原则和指导方针。这些计划和政策的目的是为各机构建立和执行应急准备工作奠定基础。它们影响决策的制定,并为实施卫生系统内各对接机构要求的应对行动确定各自行动的界限。这些计划和政策概述了协调执行应急职能行动的概念。预先规划应急行动可节省行动开展的时间,让各部门共同行动,有助于确保有效开展和必要的行动。制定好计划和操作程序,且地方官员和应急反应人员对这些计划和程序做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行动指南。
- 防灾准备工作
 
防灾备灾的目标是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从应急反应人员到安全部门,再到医院,应急系统内的每个部门都做好准备,有效协调,让每一个受灾群众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关注。其中一些人员可以用于救援,一些可以用于现场所需的急救。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应该在现场进行何种程度的治疗,何时以及如何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医疗中心,转移到哪些中心。还包括如何进入灾难现场,及如何救出受灾群众。其目的是降低灾害带来的死亡率和患病率。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卫生体系必须具备适当的临床和组织能力,对各种灾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复原力,能够从各种极端情况中迅速恢复。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培训和教育是核心。
能充分应对灾害的医疗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风险评估—识别系统在不同情况下面临的风险,并根据经验和可获取的最新信息进行合理化分析,评估确定系统需要应对的情形。
 - 政策和规划—必须制定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针对性政策,并为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制定详细和可行的计划。
 - 信息和通信—为实施上述计划,引进最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和技术。
 - 指挥与控制—建立应急行动所需系统的准备工作。
 - 资源—对所需资源进行总体评估,并与当地领导人就建立和维护应急准备系统所需资源的分配进行探讨。
 - 培训和演练—系统的所有成员机构将通过商定好的计划单独或总体进行培训和演练,以达到最佳行动和协调水平。好的应急系统会经常重复这些步骤,不断更新和改进。
 
- 大规模伤亡事件
 
大规模伤亡事件发生的情况多种多样,可以是人为的、故意的,如战争、恐怖袭击等;或是无意的,如交通或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洪水、中毒等。事故的范围可以是伤亡人数相对较少的,如交通事故;也可以高达数百人、数千人,甚至数万人或数十万人。每个事件都有不同的形成原因,范围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其潜在危害更大,估计的损害更大、更耗费资源,同时也会涉及更高级别如国家级、省级资源的调配。此外,大范围的破坏性事件还包括大量人口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这类活动需要不同于日常活动所需的资源利用和行动方法。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此类事件需要经过相关系统长时间的评估,资源利用率低,反应速度慢。
郑州和河南发生的洪灾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新的先进系统可以用来减轻灾情程度,降低人力成本。在通过应急准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以色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做好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卫生部与以色列卫生部签署了协议,这表明他们认为,中国应对紧急情况的最佳方式之一是与以色列专业人员在该领域开展合作。我们可以从以色列请来最优秀、最有经验专家进行评估、规划、实施、培训等工作,整合最佳实践经验和前沿技术,帮助实现中国建立和保持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应急准备工作目标,拯救生命,确保社会安全,提高卫生系统的应对能力。
翻译: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