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第二任总理及第一任外交部长摩西•夏里特(Moshe Sharett)常常被比作以色列的周恩来。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出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夏里特出生于1894年;两人都在欧洲学习过,夏里特在伦敦学习,周恩来在巴黎学习。两人都曾担任两国的最高外交官,夏里特为犹太人争取国家地位而斗争,周恩来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奋斗。夏里特和周恩来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成为各自国家的第一任外交部长,两人都各自创建了自己国家的外交部门。两位领导人的相似之处到此为止。
夏里特原名舍涛克(Shertok), 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的赫尔松。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相信犹太人需要重获独立。当夏里特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全家就移民到当时的巴勒斯坦,定居在耶路撒冷北部的一个阿拉伯村庄,在那里他学会了阿拉伯语,这也使他成为为数不多能说流利的阿拉伯语、同时还能理解阿拉伯人心态和心理的以色列领导人之一。1912年,他从新建城的特拉维夫市第一所希伯来高中的第一个班级毕业。在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志向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巴勒斯坦加入了战争,与德国和奥地利并肩作战。夏里特也加入了土耳其军队,成为一名负责后勤的军官。在此过程中,除希伯来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和英语外,他还学会了熟练使用土耳其语。
在战争结束之前,英国曾向犹太民族解放运动——犹太复国主义做出承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家园”。基于此,国际联盟将巴勒斯坦授予英国托管,从1920年到1948年统治该地区。夏里特早已积极参与犹太复国主义政治,并从事劳工运动。他的才华从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他能理解很复杂的问题,在写作和公开演讲中有惊人的表达能力。他很快意识到自己需要接受大学教育,后来在伦敦经济学院如愿以偿。
回国后,他被任命为《达瓦尔报》(Davar)的副主编,这是劳工联合会新成立的日报。他专门研究阿拉伯事务。1929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建立了犹太事务局,成为巴勒斯坦托管地犹太人社区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最高权威机构。夏里特受邀加入犹太事务局政治部,这实际上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外交部。1933年,夏里特被任命为该部门的负责人,分别与英国在耶路撒冷的托管政权和伦敦的英国政府打交道。20世纪30年代末,他被当作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的接班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夏里特在英国军队框架内发起成立了一个犹太作战旅(在二战结束时在意大利作战)。夏里特的主要成就是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第181号决议(1947年11月29日),决议要求结束英国的托管,将巴勒斯坦分治为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以及国际化的耶路撒冷。
决议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获得通过。中华民国投了弃权票。阿拉伯人拒绝接受此决议,并发誓要通过战争予以废除。
以色列独立后,夏里特组建了以色列外交部并担任第一任外长。他成功地让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并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49年5月,他领导了一场外交斗争,最终结果是以色列得以被联合国接纳。1950年1月,夏里特积极参与做出了以色列承认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定。周恩来在他的一封信中承认了这一点。
夏里特是一个温和有节制的人。他强调要为以色列创造一个积极的形象,并且能够迎合国际舆论。他重视以色列在联合国的成员资格,寻求与联合国的合作,以促进以色列及其阿拉伯邻国之间实现和平,这些阿拉伯国家还不能接受一个独立、自由、独立的犹太复国主义国家的存在。夏里特1949年主持了与约旦国王的互不侵犯协议的谈判,但约旦在草签该协议的最后一刻退出谈判。
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就面临着来自邻国的巨大敌意,这些邻国无法原谅这个犹太国家在1948年至1949年的第一次阿以战争中击败了五支阿拉伯军队的事实,他们开始发动越境军事袭击。以色列面临一个巨大的困境:是无视这些攻击,寻求联合国的帮助?还是打击报复,阻止阿拉伯人进一步发动袭击?以色列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戴维·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更倾向于反击和报复性袭击,从而引发联合国的强烈谴责。夏里特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阿拉伯国家拒绝谈判,遑论承认以色列国家的存在。
1953年12月,本-古里安决定暂时辞去总理和国防部长的双重职务。很自然夏里特接替了本-古里安的职位,担任了两年的总理。这一时期阿拉伯人的袭击不断增加,人们感到以色列正在飘忽不定,缺乏本-古里安多年来的强力控制手段。1955年初,以色列工党领导层认为是时候召回本-古里安了,至少让他担任国防部长。本-古里安接受任命并在回到耶路撒冷几天后就下令在加沙地带向埃及采取重大报复行动,行动取得了成功,但与联合国和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因此而更加紧张。
1955年10月,本-古里安重新担任总理,很快就与夏里特产生了强烈的对立。1955年秋,苏联与埃及签署了一项大规模武器协议,对此以色列深感震惊。夏里特却未能从美国那里获得武器供应。以色列开始将目光转向法国并使其成为以色列的主要武器供应国。本·古里安断定他不能再和夏里特共事,并在1956年6月强迫他辞职。其后果尔达·梅厄接替了夏里特。
从1956年到1965年去世,夏里特曾担任犹太事务局主席、劳工联合会出版社社长和工党的主要职位。但他的精神却不再如以前,他永远不能原谅本-古里安对他的粗暴解雇。在夏里特卸任四个月后,以色列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卷入了对埃及的战争。夏里特在新德里的一次会议上从印度总理尼赫鲁那里听到战争爆发的消息,他当时非常失望。
以色列人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多年来一直是以色列的头号外交官,还因其出色的外交才能、文学修养和演讲技巧,以及在世界上树立以色列良好形象的功绩。在以色列的开国元勋中,他享有很崇高的地位。
作者: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名誉教授迈荣·迈德兹尼(Meron Medzini)
翻译:关媛审校:梁平安